扭曲的《集结号》

200712


昨晚,应老朋友之邀,观看电影《集结号》,参加冯小刚的影迷见面会。

一个多月来,耳朵里已经灌了不少关于《集结号》的故事和花边。前几日,又在电视上看到北京首映式的庞大场面,上百的影视明星汇聚一堂,给冯小刚捧场,抬轿子吹喇叭,赞誉声不绝于耳。紧接着,央视也来凑热闹,在联播节目插入一条电影《集结号》公映备受观众欢迎的新闻,免费帮忙,做了一分钟的广告。这阵势摆的,连我这个不大看电影的人也被忽悠得迫不及待,想看一看冯导究竟给人们带来何等的精神大餐。

在影厅门口,每人发了一小包餐巾纸。娘子问我,此纸何用?我说,或许是让你擦眼泪的。

电影开始了,一把军号的特写镜头拉开帷幕,观众眼前呈现出一帧帧震撼人心的画面,炮火硝烟,断壁残垣,枪林弹雨,血肉横飞。如今的电影特技煞是逼真,把死亡活生生、赤裸裸地亮在活人面前,令人感到生命的渺小,战争的可怖。接着,还是打仗,47个弟兄在九连长的带领下,扼守一块一个营都守不住的阵地。他们面临的是死,他们企盼的是生。然而,除了连长,弟兄们都死了,造成他们死亡的原因,就是那一支永远没有吹响的集结号。在九连的阵地前,躺着更多更多的尸体,造成他们死亡的原因,恐怕是那一支我们没有听到的冲锋号。成则为王败则寇,他们最终败了,所以他们该死,我们最终胜了,而我们?镜头画面一转,冯小刚变脸了,一反他充满京味儿、玩世不恭的调侃搞笑风格,把观众带进一段黑色幽默。原本应该是英雄的九连长成了战俘,原本应该是烈士的弟兄们都成了失踪。为了给弟兄们讨个说法,在原来的战场上,又是一场新的战斗,而这次,只有九连长孤军奋战,对面的敌人,是一座黑黝黝的大山。小兔崽子们,我怎么就挖不着你们,都出来透透气吧,我的弟兄们!影片的结尾,当然很光明,在一个大校军官的命令下,九连长和他死去的弟兄们终于听到了那姗姗来迟的集结号。

冯小刚当兵出身,有军人情结,很想拍一部与众不同的战争片子。所谓不同,就是不去编排那些大决战中运筹帷幄的将军们,而是去歌颂战争洪流中最底层的士兵或最低级的指挥员们。于是,《集结号》应运而生。有了故事,就要找个好编剧,按照冯小刚的话,有些人写出来可能会比较主旋律,不是他想要的。可是,他又怕趟雷,把钱和心血白白打了水漂。编剧刘恒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:第一,我们不讨论战争有没有意义;第二,我们不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。我就写一个故事:英雄受了委屈。既然在编故事,就得有,到底委屈有多大?委屈大了,怕是又踩上地雷;委屈小了,观众不买帐,这算什么呀,我的委屈还比他多哪。这就让冯小刚犯难了,他说:在拍电影的时候,我准备了三个不同的结尾。拍摄时我一直在琢磨,结尾能不能不那么光明?比如谷子地最后没有走到兄弟们的坟前,手里拿着半个干馒头,冻死在路上;或者他没有帮兄弟们讨回公道,疯了。这样的结尾可能更好,但可能通不过。后来为改结局这事我给刘恒打电话,刘恒急了,他说绝对不行!小刚你要知道,观众是相信神话的。神话是什么呀?就是英雄最后会站在山顶上!谷子地不能死!也许刘恒的神话说是对的,也许他低估了观众欣赏悲剧的能力,更可能的是,如果九连长没有帮兄弟们讨回公道,疯了,我们还能看到今天牛气冲天的《集结号》吗?

与影迷的会面结束后,我们随着冯小刚一行来到休息室。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扮演九连长的张涵予,指导员袁文康,机枪手付享等。小伙子们都挺精神,连日奔波,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跑,还显得兴致勃勃,看来是影迷们的捧场为他们注射了强心剂。我问张涵予,小伙子,今年多大?他说,不小了,有四十了。在我看来,他在影片中真正入了戏,把九连长的骠悍、勇敢、坚毅、执着演绎得淋漓尽致。而扮演指导员的袁文康还像个小孩子,很难把他和电影上那个先孱弱后坚强的形象连在一起。冯小刚是初次见面,看上去他有些疲劳,到底年岁不饶人。虽说是初会,但他于我并不陌生,常常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他的消息。在我的一篇小说中,还附会了一点他的影子。他也知道我,他说,当年拍了一部电影,就是他制作了天安门纪念碑前花圈如海的场景,为了这一幕,买光了拍摄地的所有花圈。大家抽烟闲聊,由于他们还要赶下一个场子,短短十来分钟后,大家握手道别。



老朋友问我,有没有掉泪。我摇摇头。我一直想问问冯小刚,这部影片到底想说什么?我没问,因为我想,可能他有他的无奈,可能他自己都说不明白。或许像鲁迅说的那样:一部《红楼梦》,经学家看到易,道学家看到淫,才子看到缠绵,革命家看到排满,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。按照官方说法,不经过血与火的洗礼,不经过牺牲,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。影评人说,中国电影里久违的牺牲精神、集体主义精神在这里被大声地弘扬。网上更是纷纷扬扬,执着的兄弟情,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和平年代,都为兄弟的尊严和荣誉而战;中国式的抒写人性之美、歌颂浩然正气的大片。当然,也有一些当局不想听的话。冯小刚自己都收到了一封眼下流行的手机短信,看《色·戒》,发现女人不可靠,看《投名状》,发现兄弟也不可靠,看《集结号》,发现组织更加不可靠…”

我知道,冯小刚心里有话,但他不是一个政治家。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,怎么可能回避战争有没有意义,怎么可能不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。但是他为了票房价值,不得不割舍心中的痛。《集结号》的海报上有句话: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,据说这是冯小刚本人目前的战争观。我想,如果有一天,在那片土地上立起一块新的墓碑,上面挂一把扭曲的军号,碑文写到:缅怀这块战场上所有的亡灵,他们都是兄弟。那样的话,我们的后代才有了希望。